
劉琳,女,漢族,31歲,中共黨員,2014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市公安局特警總隊一支隊六大隊三級警長。曾受到嘉獎5次,2021年2月被評為天津市“巾幗建功標兵”,同年3月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據槍、瞄準、扣動扳機……在中國·成都2019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劉琳曾代表中國警察奪得警察手槍戰斗射擊射手級(無性別差異)金牌。
“90后”的劉琳曾服役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獵鷹突擊隊”,服役期間專注于警務手槍實戰射擊技能和反劫機專業技能訓練,其手槍實戰速射成績在該部隊常年名列前茅。
2013年,劉琳退役后轉入天津市公安局特警總隊“金鷹突擊隊”,將“絕對快、相對準”的射擊理念運用到特警隊伍訓練中,她創新的“警察手槍實用射擊技術”在天津市特警系統警務實戰射擊技能訓練中得以推廣應用。
“一個動作重復2000次就能形成肌肉記憶,重復8000次就會形成條件反射,重復10000次才會形成本能反應?!眲⒘照f。
近年來,劉琳多次參加全國及世界級的射擊技能比武。2019年5月,劉琳入選中國警察前衛射擊代表隊,在世警會上同80多個國家的頂尖實戰射擊高手競技。
“未來,我會把我參與國際、國內比賽所接觸到的頂尖射擊技術和經驗,通過比武和交流與隊內的年輕隊員分享,也希望自己以后還能代表公安特警參賽,為國爭光?!眲⒘照f。
李輝,男,漢族,48歲,中共黨員,1996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公安寧河分局東棘坨派出所所長。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受到嘉獎4次。
從警26年來,從社區民警到派出所的“領頭羊”,李輝一直堅守在基層崗位上,用他的話說:“派出所是接觸人民群眾最多的地方,能夠為他們排憂解難,守護一方平安,也是我們派出所民警最大的心愿?!?/p>
李輝擔任過多年社區民警,對居民有很深的感情。2021年8月,他從板橋派出所調入東棘坨派出所擔任所長后,立即著手了解轄區困難居民的情況,挨家挨戶進行走訪。在第一次走訪轄區陳大爺家時,李輝了解到,近年來,陳大爺家屋頂破損,一下雨就漏水,他年老體弱行動不便,加之手頭兒拮據,就一直將就著住,李輝積極與各方協調,請來施工隊,無償為陳大爺修繕房屋。今年夏天雨后,陳大爺的房屋沒有再出現漏水問題。老人高興極了,專程來到派出所向李輝道謝,還逢人就說:“李所長為我辦了大好事!”
當轄區有案件發生時,李輝總能憑借經驗和智慧為破案指明方向。2022年4月,東棘坨鎮連續發生入室盜竊案件,為了盡快破案,他帶領同事們加班加點開展偵查工作。經過反復查看監控視頻,成功鎖定了嫌疑人的落腳地點,隨即組織警力前往該地蹲守,最終成功抓獲嫌疑人,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近萬元。
當轄區內有居民發生矛盾糾紛時,李輝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及時化解。一次不行就調解兩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用真心與耐心,換來了群眾的理解與支持,不論多復雜的矛盾糾紛,經過李輝的化解,都能夠圓滿解決,用真心為民和實干創業贏得了轄區群眾的普遍好評。
劉海玲,女,漢族,46歲,中共黨員,2014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公安河東分局中山門派出所社區警務一隊三級高級警長。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受到嘉獎3次。
8年前懷著對公安事業的深厚感情,劉海玲脫下“橄欖綠”穿上“藏青藍”,雖然角色轉變,但她的初心使命不變。她扎根基層社區,面對社區老年人和困難群體人數眾多的復雜情況,堅持分類統計居民信息、定期走訪困難家庭、對每一起警情復訪跟蹤、開展無死角式電詐宣傳。
2014年轉業到公安隊伍以來,劉海玲堅持退伍不褪色,在公安河東分局中山門派出所互助西里社區擔任起了社區民警。面對群眾基礎薄弱、老年群體和困難群體占人口總數35%的情況,她堅持逐門逐戶走訪,把每戶基本信息、每起矛盾糾紛、每個案件警情都寫在本上、記在心里,不管大事小事她都當做自己的事,時間長了,社區的老人都把她當做自己的“閨女”。
轄區居民王大爺30年前離婚后始終一個人生活,退休后又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幾年來,劉海玲始終堅持為王大爺拿藥送飯,王大爺感動不已。像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近年來,劉海玲默默幫助了60余戶困難家庭和獨居老人,把溫暖、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贊譽。
劉海玲經常說:“社區民警就是什么事都要搭界,大事小事都要管、都要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擔任社區民警以來,她總結出“反應要迅速、調解要公正、說理有感情、耐心有溫度”的“兩要兩有”工作方法,同時,她堅持每月對社區內的矛盾糾紛警情進行匯總梳理,針對重復報警、重點隱患區域等警情進行分析研判,集合網格員、樓門棟長等多方力量開展集中攻堅,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以來,劉海玲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40余件,化解率達到了100%。特別是今年以來社區警情同比下降28%,“有事咱找劉姐”的說法在社區鄰里之間口口相傳。
互助西里社區人員密度大,部分老年人、外地打工人員防范意識不足,社區曾經一度各類案件高發,居民怨聲載道。劉海玲深知“群眾之事無小事”的道理,擔任社區民警后,沒日沒夜奔走在小區里、街道上,想盡一切辦法扭轉局面。張貼宣傳海報、設立警示牌、完善監控設施,利用微信群擴大宣傳范圍。同時,對社區內各類受損人員進行回訪,組織社區工作者、志愿者、保安組建巡邏隊在重點時段開展巡邏。經過幾年的努力,社區入室盜竊和典型詐騙案件逐年下降,2021年以來社區未發生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李楠,男,漢族,41歲,中共黨員,2001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一支隊副支隊長,擔任公安部全國大型活動安全監管專家、市局疫情防控指揮部治安防控組專班負責人,負責組織開展大型活動安全監管、疫情防控、防汛等工作。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被評為公安部全警實戰大練兵部級標兵個人、市政法系統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
在大型活動安保工作中,李楠始終牢固樹立“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安保理念和“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標準,圓滿完成了第二屆上海進博會、連續3屆智能大會、解放橋開啟、第105屆糖酒會、建黨100周年系列慶?;顒右约皣視怪行?天津)多項重大活動安保任務。2020年以來,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大型活動安全監管工作,實現了近300余場次大型活動安全監管“零事故”目標。
對于李楠來說,大型活動成功舉辦,安全是關鍵所在。作為整個活動的安全屏障,他必須未雨綢繆。為此,他和同事主動對接活動主辦方,事無巨細進行溝通,深入了解活動舉辦的各個環節、細節,對觀眾入場、車輛停放、證件制作、保安力量、應急疏散等關鍵環節進行提前對接部署。
通過深入研究大型活動安保工作,李楠意識到,科技強警才是全面提升大型活動安保水平的取勝之道。在國家會展中心內,搭建了本市大型活動安保首個“智慧安?!敝笓]體系,實現了大型活動安保可視化指揮、精準化分析等功能。在一次大型活動安?,F場,安保人員發現一名幼童疑似走失,便將孩子帶回現場指揮部,而幼童年紀尚小、言語不清,民警便迅速通過“智慧安?!毕到y迅速確定了孩童的身份以及家人信息,僅僅用時不到十分鐘,便幫助一家人得以團聚。
馬驥,男,漢族,45歲,中共黨員,1998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公安南開分局廣開派出所社區警務一隊二級警長。他根植為民情懷,深耕社區陣地,創新工作方法,服務轄區群眾。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4次,受到嘉獎11次。
馬驥所管轄的樺林園社區共計2700余戶、6500余人,各類企事業單位、門臉店鋪200余家,居民人數眾多,人員流動性強,周邊環境復雜,管理挑戰性極大。
為了將轄區管理好,馬驥走遍轄區每一個角落,將轄區內發生的大事小情都記在工作日志上,寫滿了60本“民警日記”。同時,他將信息化警務應用與傳統入戶走訪工作相結合,僅用半年時間,就將平臺內相關數據全部采集錄入,實現人數清、底數明。在2021年市公安局組織的比武中,馬驥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今年以來,馬驥通過入戶走訪,主動上門服務,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余起,為社區居民解決“跑、冒、漏、堵”等生活難點、痛點及隱患問題150余件。主動鉆研“信息化+社區工作”新模式,創立“警民e通”新機制,通過成立24個樓門群、4個區域群、1個轄區企業群,將全部居民納入管理體系,真正做到了一戶有困難,7×24小時有回應。無論何時接到群眾求助,他都用心用情幫助群眾解決,這讓轄區群眾都十分信任這個“貼心人”,也都將他當做親人來看待。
在馬驥扎實的基礎工作下,社區內發案少、治安好。他用腳丈量社區的路,用心貼近群眾的心,始終將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把群眾的冷暖安危記掛在心,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郝樹昌,男,漢族,40歲,中共黨員,2004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公安公交分局民警。曾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受到嘉獎7次。累計參與破獲各類案件800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00余人,挽回群眾經濟損失超過30余萬元,是我市反扒戰線上名副其實的“利刃尖刀”。
在郝樹昌的筆記本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無影無形,無私無畏,無名英雄,無上光榮”。這是他寫給自己的格言,更是他深埋心底的榮耀?!疤煜聼o賊”是責任,是使命,是他畢生的奮斗。從事反扒工作18年以來,郝樹昌堅守初心使命,不論嚴寒酷暑,每日都會起早貪黑,身著便衣穿行在人潮中,與“扒手”開展“較量”
18年里,郝樹昌走遍了大街小巷,將各條公交線路爛熟于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活地圖”。他反復觀看視頻資料,鍛煉觀察辨別能力,總結扒竊案件發案特點和規律,練就了一雙快速識別扒竊分子的火眼金睛,帶領隊員屢建奇功。
18年里,郝樹昌不畏艱險、不懼困難,有時發著高燒,僅僅靠著2片退燒藥在深冬夜晚倔強地堅守了近6個小時,有時在抓捕扒手時,被路旁的灌木劃傷流血卻渾然不知,有時遭遇嫌疑人暴力抵抗,手臂被劃傷,他依然將嫌疑人緊緊控制……
18年里,郝樹昌每一次幫助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都會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這也激勵著他一直勇毅前行。他常說:“雖然只有背影、只能隱藏身份,但我是老百姓‘錢袋子’的守護者,必須把警服穿在心里,全力以赴、永不退縮!”
孟向海,男,漢族,51歲,中共黨員,現任公安津南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四大隊大隊長、警務技術一級主管。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5次,受到嘉獎7次,被評為天津市公安系統優秀人民警察、天津市公安局“雙一百”優秀破案民警、天津市公安局“圖像偵查工作先進個人”、津南區優秀共產黨員、天津市公安局刑偵系統業務能手。
對待工作盡心竭力、身先士卒,是同事們對孟向海的評價。2007年年末,為了查找關鍵線索,他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連續工作15個小時,像“過篩子”似的一寸寸反復搜索著案件現場,終于找到了一件關鍵性證據,并以此為突破口,查明了案情。隨后,他又連續奮戰12個晝夜,與同事連夜奔赴外省市將2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
在調查一起盜竊車內財物案件時,孟向海突發心肌缺血、腎積水,為了不耽誤工作進度,他用大衣裹住身體靠在暖氣上查看視頻監控,咬牙忍受著疾病帶來的折磨,直至還原出犯罪嫌疑人逃竄路線,他才去醫院治療。病痛稍有緩解,他又馬不停蹄投入到抓捕工作中,成功打掉一個專門盜竊車內財物的犯罪團伙。
在工作之余,孟向海勤于學習,刻苦鉆研。他從零學習圖像偵查知識,經過多年勤學苦練,成為該領域的行家里手,在全市比武競賽中,多次取得優異成績。他撰寫的多門課程被列為市公安局培訓指定內容。
參加公安工作32年以來,孟向海始終戰斗在偵查破案第一線,直接參與破獲各類重特大刑事案件1000余起。他常說,當刑警,就是要多破案,因為每一起刑事案件的背后是一個家庭的痛苦悲傷,更是社會大眾對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殷切期盼,只有盡快破案,才是對黨和人民最好的交代。
張杰,男,漢族,41歲,中共黨員,2003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民警。曾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受到嘉獎4次。2016年被市公安局評為“信息化應用能手”,2018年獲“天津公安大數據和移動警務信息化應用創新大賽”三等獎,獲全國基層技術革新三等獎,2020年被評為市政法系統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
網安隊伍不同于其他警種,網絡犯罪偵查更多的是技術支撐和配合,一些疑難案件的關鍵往往是通過技術的突破帶來整個案件的柳暗花明。張杰不斷研究互聯網技術的迭代升級,將數據化作網上的“指紋”和“足跡”,從電子數據的蛛絲馬跡中尋找到突破口。
他曾在“凈網”行動中,連續加班加點5個晝夜偵破案件并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他曾偵破全國首例利用黑客手段劫持運營商流量的案件,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完成了對整個黑色產業鏈的打擊。2022年張杰又連續在無明確目標和數據的情況下,偵破數起在境外平臺傳播網絡謠言、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多年來,張杰偵破網絡水軍、網絡販毒、網絡詐騙等案件200余起,運用網絡技術參與破獲重特大疑難案件30余起。包羅萬象的網絡空間是他的主戰場,浩如煙海的網絡數據是他的工作對象,技術較量則是他永不停歇的腳步。
面對榮譽與光環,張杰選擇了幕后、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去攻克下一個難題,以積極進取的工作精神和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保障了網絡生態和市場經濟秩序,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王海燕,女,42歲,中共黨員,法學碩士,2007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二支隊一級警長。曾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嘉獎5次,獲天津市三八紅旗手、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天津市點贊最美女性、天津市最美女警等榮譽稱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一名法制民警,王海燕非常注重自身業務素質建設,將“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要求貫穿職業生涯,努力爭做本職崗位的行家里手。她憑借自身專業優勢,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結合日常工作實踐,撰寫了近2萬字的《抓好行政案件審核關 強化行政案件質量》講課稿,通過微課的方式在全局范圍開展“如何規范審核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專題培訓,受到參訓民警的普遍歡迎。
為進一步給基層單位執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制服務保障,王海燕認真落實法制民警對口支援包片培訓機制,利用工作之余,多次到對口分局及基層派出所開展“菜單式”送教上門服務,通過案例講評、以案釋法、專題講座等方式,開展專項培訓,并結合培訓心得、基層反饋,總結歸納基層執法易發多發問題,制定多個規范執法指引,將執法更嚴格更精細更有溫度的工作要求貫穿執法活動始終,真正實現執法“三個效果”統一。
不忘入警初心,堅守公平正義。王海燕始終堅持秉公辦案,用耐心、細心、真心做好群眾工作,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董寶鋼,男,漢族,32歲,中共黨員,2012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圖偵技防總隊三支隊三級警長。曾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評為天津市政法系統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天津市公安局優秀刑偵破案民警。
作為圖偵民警,董寶鋼的日常工作大多是坐在電腦前,反復辨看視頻錄像,一秒一秒、一幀一幀,經常一坐就是10幾個小時,一動不動??此瓶菰锏墓ぷ?董寶鋼卻從未懈怠,始終保持著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參加工作以來,他累計參與支撐偵破各類案件800余起,協助抓獲嫌疑人970余名、逃犯30余名。
今年8月,北辰區發生一起案件,面對現場周邊調取的3800余小時視頻錄像,董寶鋼立即組織警力分組辨看,結合現場地形環境,對可疑人員進行逐一篩選比對。因長時間作戰和不規律飲食,他的左腳腫脹無法直立,即便這樣他依舊咬牙堅持,奮戰前線,終于成功捕捉到了嫌疑人的影像,順利破獲案件。
在董寶鋼眼中,圖像偵查是違法犯罪的克星,也是服務人民群眾的法寶。今年2月的一個雪天,一名老人走失,情況危急。董寶鋼分析老人走失方向,在周圍視頻錄像中仔細尋找老人身影,克服了監控盲區、惡劣天氣導致的畫面不清晰等不利因素,只用了短短4個小時便找到了老人。
工作中,董寶鋼不斷探索創新方法,憑借扎實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成為市公安局“圖偵專家”,多次在全市公安機關圖偵業務培訓中授課培訓。他以忠誠和奉獻,在圖偵崗位上創造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書寫了無愧于黨和人民的精彩篇章。